累積2,867點擊次數
減少32.11kg碳排放
刊物 讀取中...
您有變更畫筆,是否要儲存呢?
僅提供前頁的試閱,如需觀看完整版,請借閱。
僅提供前 頁的試閱,如需觀看完整版,請先登入。
您有 5 筆諮詢,是否要送出呢!?
已累積2,867點擊次數
減少32.11kg碳排放
原夫至理真常,不來不去;而妙緣感應,非滅非生。世尊設化,唱寂於道圓;菩薩宏傳,受持於燈續。譬諸族姓相承,樹本枝於百世;無異江河分注,演流派於一源。是以衍教分宗,應機立法,造端於天竺,賡載於支那;若律、若教、若禪、若密,莫不皆然,又何疑於淨土。
淨土之教,以彌陀三經為聖言量。正法時代,馬鳴中興大乘,讚為方便之殊;龍樹解釋華嚴,揭示易行之道;天親回向菩提,論述願生之偈;此三大士,皆在天竺弘揚淨土者也。逮及像法,教流東土,自漢及晉,諸宗未啟;而廬山遠公,結一百二十三人為蓮社。淨土一宗(又名蓮宗),特開我國各宗之首。自後魏神鸞,修西方之觀;唐道綽,專淨土之業,而淨化大行。至善導大師,提倡專修,而念佛法門,遂以普及;道風所屆,遠達扶桑,致尊為彌陀化身。同代承遠、法照、少康三大師,咸有異徵,殆皆西方菩薩,來化此土者歟。自宋以來,如永明以禪而歸淨,昭慶以律而歸淨,雲棲、靈峰諸師,教宗賢台而歸淨。總之,無論係何宗教,莫不以淨土法門,為自利利他之宗要。淨宗源流,大略如此。
全螢幕訊息
點擊後從先前離開的地方開始。
可按 Backspace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