累積6,449點擊次數
減少72.23kg碳排放
刊物 讀取中...
您有變更畫筆,是否要儲存呢?
僅提供前頁的試閱,如需觀看完整版,請借閱。
僅提供前 頁的試閱,如需觀看完整版,請先登入。
您有 5 筆諮詢,是否要送出呢!?
已累積6,449點擊次數
減少72.23kg碳排放
初祖慧遠大師
慧遠,(334~416)東晉僧,我國淨土宗初祖。 廬山白蓮社創始者。 雁門樓煩(山西崞縣)人,俗姓賈。 十三歲,遊學許昌、洛陽,博通六經、老莊之學。 二十一歲,偕弟慧持於太行恆山(河北曲陽西北)聽道安講般若經,頗有領悟,感嘆「儒道九流皆糠秕」,遂與弟俱投道安座下,剃度出家。
師精於般若性空之學,年二十四即登講席,時引莊子一書以說明佛教之實相義,使惑者曉然領解,自是,道安乃聽其不廢俗書之議。 於東晉太元六年(381)南下廬山,住東林寺傳法,弟子甚眾。 師致力於經典之研究,常慨嘆江東之地,經典未備,禪法不聞,律藏殘缺,遂命弟子法淨、法領等,遠尋眾經以傳譯之。 每逢西域三藏,輒懇惻諮訪。 太元十六年,迎請罽賓沙門僧伽提婆譯出阿毘曇心論、三法度論等。 聞鳩摩羅什入關中,即遣弟子道生、慧觀、道溫、曇翼等赴長安師事之,學龍樹系之空觀大乘;又常以書信,與羅什往返研討義理。 曇摩流支來華時,師曾遣弟子曇邕參與譯出十誦律。 又自長安迎請佛陀跋陀羅至廬山譯出達磨多羅禪經。 於宣揚大乘般若學之同時,亦提倡小乘禪數之學。 對改革中國佛教問題,更有其深遠之見地;有關此一問題之各種問答、譯經序文等,今皆殘存。
元興元年(402),師與劉遺民等百餘同道創立白蓮社,專以淨土念佛為修行法門,共期往生西方淨土,三十餘年未曾出山。 元興二年,桓玄下令沙汰沙門,令沙門盡敬王者,師乃著沙門不敬王者論,闡論出家眾對王權並無屈服之必要,針對當時王權統治下之佛教,主張保有佛教之傳統性。
師內通佛理,外善群書,為當代所宗,亦受國外僧眾所欽敬。 廬山之東林寺為當時南地佛教中心,與羅什所居止之長安中分天下。 師於義熙十二年示寂,世壽八十三。 後由唐、宋諸帝賜贈諡號「辨覺大師」、「正覺大師」、「圓悟大師」、「等遍正覺圓悟大師」。 為別於隋代淨影寺之慧遠,後世多稱為「廬山慧遠」。
全螢幕訊息
點擊後從先前離開的地方開始。
可按 Backspace 返回